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0年跨境电商交易总额?
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12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约37.6%;中国跨境电商零售交易额将超过3.6万亿元,年均增幅约37%,预计2020年跨境电商零售占比将超过30%。2015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最多的前十大商品来源国为: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英国、意大利、新西兰,这些国家的商品尤其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跨境电商b2bb2c平台有哪些?
主力军:跨境B2B模式 从终端消费的角度上移至上游供应链角度来看,前两年许多跨境电商平台依靠的是海外买手、海外直邮,然而事实上,这种小规模的跨境零售或者说是B2C模式并不能撑起跨境电商产业,而与此相对应的跨境B2B模式(Business-to-Business,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务模式)其实才是跨境电商的主力军。 从规模体量角度来看,跨境电商占外贸进出口的比重大约是17%,其中90%都是B2B模式,跨境零售部分只占外贸进出口的3%左右。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已经突破2万亿元。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 百恩百特购社创始人、天猫创始总经理黄若这样说道,若是单单依靠纸尿裤、奶粉、化妆品,是根本撑不起跨境进口市场的,表面热闹的跨境电商也将难成气候。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从跨境B2B模式自身的优势上来讲,在C端阻碍跨境电商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买家对假货的忌惮,相比之下,B2B模式在防止***货上具有天生的优势。因为对于B2C中的个体买家而言,进口货物的真***难辨,然后是***货的***比较困难麻烦,有的消费者甚至因为***麻烦就放弃***。但如果是B2B,国内B端企业要求具备一定的真***检验能力,同时个体消费者的***也相对容易许多。 另外,该分析人士还指出,两种模式的轻重方面,显然B端比C端更重,C端重要的要素在B端就不适用了。比如,C端讲潮流,讲新鲜感,讲体验;而B端则讲的是价值。能不能帮我拿订单,能不能帮我发展,能不能帮我培养人才,这是企业关心的,也是企业深层次发展的东西。同时,跨境B2B参与者也意识到,B2B生态的构筑是促进行业发展的根本,因此,也要着重建立B2B生态。 发展B2B,这符合我国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需要,也有利于降低监管成本,提高通关效率。跨境电商发展的主体是明确的,B2B是主体,B2C是补充。B2C还会发展,但是走不远,走不大。真正要走强的是B2B,所以跨境电商要重点发展B2B,这符合我国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需要,也有利于降低监管的成本,提高通关的效率。 最后,从投资角度来看,曹培坤还表示,跨境电商带动了电商B2B的发展,中小规模跨境批发业务在未来会更加受资本的追捧。
中国跨境电商物流主要港口?
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往来的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在2013年根据《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选出了七个跨境电商进口服务试点城市。
这七个城市分别为:
1、上海
上海是中国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之一,GDP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在跨境电商中既有优势的地理位置也有丰富的人流客源,上海试点模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网上直购进口模式、一种是网购保税进口模式。截至目前为止,上海已经形成可直邮中国和自贸赚取模式,产品主要是母婴、保健食品、箱包、化妆品、服装这五大类。
2、重庆
重庆是***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长江上游区经济中心,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这里往来密切,人流量丰富。在重庆试点主要发展方向为四种模式全业务发展:一般进口、保税进口、一般出口、保税出口。是全国唯一开展四种模式全业务的城市。
3、宁波
宁波是***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宁波试点主要以跨境进口电商贸易为主,企业可以自行在国外批量采购商品,只要办理通关手续,并且以个人物品申报,就可以直接将货品以快递形式发送给消费者。
4、郑州
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在试点城市中郑州也是国内唯一一个利用综合保税监管场所进行跨境电商试点的城市。制造业发展迅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ltpw.com/post/26752.html